委员会成员 当前位置:首页  中心概况  技术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


 谢克昌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州大学城乡矿山研究院名誉院长

 

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煤化工和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战略规划研究,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能源领域“973”项目,提出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多联产工艺并指导工程示范。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培养能源化工博士70余名,博士后6名;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一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7部和《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12册;独立和共同发表论文700余篇。





  

  陈勇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州大学城乡矿山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有机固体废物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以热化学转化、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化转化系列技术及集成为手段,实现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林废物的能源化与资源化高值利用。在长期研究积累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矿山”和“城乡矿山云”理念,建立了“农村代谢共生产业”新模式参与能源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咨询研究。主编著作7部,参编著作11部。2008、2011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蒋剑春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林产化工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农林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突破了炭材料和生物燃料等高值产品制造关键技术,创制出连续化生产核心装备,打破了国外活性炭制造技术垄断。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林产化工技术水平,推动了林化产业的发展。


  




 张全兴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专家,树脂吸附法治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领域的开创者。主要在水污染防治方向从事复合功能等特种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及树脂吸附理论、吸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引领和推动了我国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为工业水污染治理与节能减排和重点流域水环境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范维澄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专家,是我国该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十多年来,针对我国火灾形势严峻和火灾研究薄弱的现状,倡导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开创了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教育这一重要工程科技领域。

  






 吴锋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新能源材料科学家,我国绿色二次电池与相关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为我国新能源材料和新型二次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多项;还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四项国际奖。




  



 雷廷宙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科学院研究员


 


我国生物质能源领域著名专家,长期从事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完成的科研项目多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了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发展。







 凌祥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过程强化与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表面强化处理、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紧凑式热交换器、微通道热交换器、特种表面处理技术、特种连接技术(钎焊、扩散焊)、高温蠕变损伤与断裂等方面的研究






 郎建平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苏州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

 


功能材料领域专家,长期从事配合物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配合物(簇合物)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纳米空间的MOF的设计及应用、金属蛋白质和酶中金属中心的模拟合成及反应性等方面的研究。







 陈伟军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群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常州大学研究员工程中心主任


 

从事精细石油化工清洁生产工艺、聚合物离子交换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与清洁环境和能源相关的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的“苯酚烷基化清洁催化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国强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工业微生物、生物塑料和生物燃料”的研究。实验室开发的微生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从发酵、材料、能源到医学领域的工业价值链。目前正在发展以海水为介质的连续开放微生物系统来合成生物材料和生物燃料,以解决工业生物技术高耗水和高耗能的问题,使工业生物技术竞争性不断提高。






 洛仲泱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大学教授

 


从事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理论、生物质能源、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及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研究。